据Mining.com网站报道,世界首批计划在海底采矿的一家公司,目前深处困境的鹦鹉螺矿产公司(Nautilus Minerals)不久将进入尝试在偏远地区采矿却遭失败者目录,其债权人本周投票表决通过对公司清算。
近10年来,这家加拿大矿业公司全力推进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索尔瓦拉1(Solwara 1)号铜金银矿项目开发,但是遭遇到无数次社区反对,最终面临法律诉讼,公众向政府投诉。

鹦鹉螺公司海底采矿设计 |
这些问题,加上环境担忧,以及去年公司唯一的生产支撑船丢失,使得投资者的耐心消失殆尽,3月份,鹦鹉螺公司从多伦多股票交易所退市。
之后,鹦鹉螺公司的资产,包括设备、个人财产和矿权通过普华永道出售。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仍持有索尔瓦拉1号项目15%的股份以及设备,不过要面临相当于该国900万人口一年全部卫生预算三分之一的债务。
“反深海采矿运动”(Deep Sea Mining Campaign)的安迪·惠特莫尔(Andy Whitmore)表示,鹦鹉螺公司基本上毫无价值,该公司的设备准备用于开采深海热液喷流矿床,但全世界都认为其对生态的破坏远大于开采价值。即使是其他深海采矿公司,比如深绿公司(DeepGreen)也认为,深海采矿将带来无法挽救的环境危害。
与其他海底采矿公司包括鹦鹉螺矿产公司不同,深绿公司不准备在海底进行钻探、爆破和挖掘,相反,这家同样来自加拿大的公司计划在北太平洋海面几千米以下的海底捡捞小的含金属岩石。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表明,面积占地球表面一半以上的深海所蕴藏的钴、镍、铜、锰和稀土金属比陆地储量大的多。
在海底勘探或已经开发项目的公司却认为,开发深海矿产能够实现电子和绿色技术,比如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板所需金属和原材料供应的多元化。
|
研究不足
学者和科学家,包括DSMC,一家由来自太平洋岛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非营利机构和公民构成的组织都担心对深海采矿造成的影响研究不足。他们担心,采矿活动会破坏脆弱的生态系统,而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在高压和黑暗的深海下恢复将需要很长时间,另外还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海洋环境破坏。
2018年,欧洲议会呼吁,在完全了解环境影响以及独特的深海生态系统所面临风险之前禁止海底采矿。
另外,欧洲议会在决议中还敦促欧盟要求成员国停止向国际海域及其领海范围内的勘探活动提供赞助和补贴。
此后不久,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布了一系列规范,以帮助国际海底管理局(ISA),一个由168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机构来避免生物多样性遭受深海采矿危害。
到目前为止,ISA已经向政府和企业颁发了29个许可证,授权他们在国际海域进行勘探。
但是,鹦鹉螺公司是唯一一个跨越勘探阶段进入开发的企业,索尔瓦拉1号曾被认为是首个海底多金属矿山。
更多海底项目将涌现,ISA将允许在公海开采矿产。
|